top of page

2025年香港及大灣區中小企資助趨勢全解析:必知申請秘訣與最新政策指南

2025年9月9日

2025年香港及大灣區中小企資助趨勢全解析:必知申請秘訣與最新政策指南

2025年,香港及大灣區的中小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。為助中小企抓住黃金市場,政府推出多項資助計劃,涵蓋品牌推廣、技術升級、市場拓展等多個範疇。本文將深入解析2025年主要資助趨勢,幫助企業掌握申請秘訣,輕鬆贏得資源支持。

2025年四大政府資助計劃重點

#### 1. BUD專項基金:品牌發展與市場拓展利器

BUD專項基金以推動品牌建設、內銷市場及海外市場拓展為核心,2025年調整資助比例為政府出資與企業自付比率1:3,意味著企業需承擔更多自費,但上限依然高達 700萬港元。適用於品牌推廣、升級轉型及市場開拓項目,且專案必須於24個月內完成。

此基金特別適合計劃進軍大灣區或海外市場的企業,能夠將資金用於參加展覽、開展數碼營銷、優化產品或服務,提升品牌競爭力。申請時要注意每3個月內僅能提交一宗一般申請及一宗「電商易」項目申請,並且單個專案的資助上限為 80萬港元

#### 2. 中小企市場推廣基金(EMF):國際化推廣的助推器

EMF專注於支持中小企參與本地及海外展覽、貿易展等市場推廣活動,旨在加快企業國際化步伐。2025年調整後,單項活動最高資助額維持在 10萬港元,但政府資助比例由50%降至25%,累積最高支援額度保持在 100萬港元

此基金適合需要快速擴大商業曝光和客戶基礎的中小企,特別是想利用實體及數碼展會尋找新業務機會的企業。

#### 3. 工商機構支援基金:提升競爭力的後盾

此基金主要支援非上市企業參與研討會、會議及展覽等專案,資助上限可達 500萬港元 或專案總核准開支的90%。它貼合企業持續培訓、品牌及產品展示等需求,有助提升企業專業形象及市場反應能力。

#### 4. 大灣區補貼計劃:搶占內地市場先機

2025年大灣區補貼政策整合多項資助,覆蓋市場推廣、創業輔導與技術升級等範疇。資助門檻低,支援力度大,特別適合有意深入內地龐大市場的香港中小企。

這些補貼不僅能減輕企業財務壓力,還可利用政府資源優化內銷策略、提升品牌效應,順利抓住大灣區消費升級帶來的機遇。

2025年中小企資助申請秘訣

- 熟悉申請資格與條件:不同計劃有不同資助比率與額度限制,務必仔細閱讀官方指南,符合企業規模與業務範圍要求。

- 注重專案計劃完整性:申請須附帶詳盡市場分析及行動方案,說明預期成果及時間表,增加獲批機會。

- 合理規劃財務比例:政府資助與企業自付比例調整,正確預算資金使用,可避免申請失敗或專案延期。

- 積極利用展會與數碼推廣:多數資助鼓勵參展及線上市場推廣,把握多渠道曝光,提升項目競爭力。

- 定期關注政策動態:部分計劃如EMF將於2026年整合進BUD基金,政策細節會變動,及時掌握有利資訊。

大灣區市場崛起與資助策略建議

隨著大灣區成為國家政策重點,香港中小企可透過資助支持,快速適應內地市場環境。重點策略包括:

- 強化品牌定位,針對大灣區客戶需求調整產品

- 採用數碼及線下結合的營銷手法,提升市場滲透率

- 利用技術升級及研發創新,保持競爭優勢

- 積極參與大灣區政府舉辦的商貿活動,擴展人脈及合作機會

結語

2025年香港及大灣區的中小企業資助政策,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務及策略支援,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。掌握申請要點與最新政策動態,是成功獲取資源的關鍵。

有問題請找我們 SME Friends 協助,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資助申請方案,助力企業迎接更大發展。

bottom of page